春日暖阳倾洒,大地复苏。正值天麻下种的好时节,走进高山镇的松林里,天麻种植户们紧跟春光、抢抓农时,一幅春耕生产的画卷徐徐展开。
农户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照步骤有序把春节前埋种好的蜜环菌和木材的袋装放置在松林土上,然后在上面覆上一层厚度适中的沙土,再将优质的天麻种子精心安置在打孔的菌包上,最后盖上基地里就地取材的松土。
“过年就来做的,正月初三就来基地,通过冉主任的技术指导,我们才知道,原来种植天麻还可以有这么多技术。”高山镇高桥村农户何先英笑着说。据了解,高山镇为进一步提升天麻种植技术水平,先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30余次,积极探索菌包、筐装、袋装、“四下窝”无性栽培等多种天麻种植技术,推动天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利益联结创“增收”
天麻基地负责人李双喜介绍道,“在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扶下,今年,采取筐装、袋装等种植方式,我计划发展无性繁殖1万平米,而且最近这段时间,周边陆陆续续有50多户农户到我基地打工,每个人日均收入在100元以上。”
立足资源助“振兴”
高山镇立足于全国天麻“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地理标志产品优势,积极引进优质企业陕西省碧联盛菌业科技公司等3家企业,完善菌种加工厂配套设施,打造高山镇天麻产业园区和支部书记擂台区,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今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镇13个村(社区)200余户麻农发展天麻种植24万平米。目前,启动无性繁殖10.2万平米,筹备有性繁殖5.5万平米,滚动发展8.8万平米,已实施固定菌床8万平米,生产蜜环菌5万瓶,室内培育菌材5300筐,袋装菌2300袋,室内培育菌材113吨,麻种5.5吨,菌包12000袋。
眼下,在高山镇的天麻产业基地上正以崭新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全力做好天麻产业这篇大文章,早日实现建成“天麻小镇”的目标。一个个天麻种植的现场,一个个在基地忙碌的身影,为春耕备耕提供源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