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2-4099702 | 是否有效: |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
名 称: | 德教提复字〔2022〕24号 ——德江县教育局关于县政协第十届第一次会议第118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
文 号: |
王高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德江特色文化氛围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县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相关问题答复如下:
德江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县域特色文化的打造,2020年印发《德江县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任务方案的通知》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中小学生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升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德江文化实力,加快新时代黔东北区域性文化中心建设。
一、课程开发。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加强教育教学,选用经教育部或贵州省教育厅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用书,所需课时在学校课程中统筹安排。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高中一、二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大学每学年不少于30课时,切实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表、进课堂。同时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价值观资源,如“民惟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扶贫济困”、“德不孤,必有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德江砥柱”、“德龙文化”等,积极参与编写《德江文化读本》等校本教材,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支持民族中学等学校开发民族体育课程,推动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趣味性和实用性,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规范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二、学科渗透。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最新文件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在抓融入,把融入和渗透作为教育的重点和核心。各大中小学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重点在德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教学中适当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思政课中渗透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在科学学科教学中注重传统资源的开发;在语文课教学中升华学生的情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汲取精华,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圣人先哲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继承并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数学哲理和数学思想方法;在物理和化学课中结合知识点适当拓展发明、发现、创造等方面中华文明;在英语教学中重点融入中华礼仪、传统节日和名胜古迹,以便解决传播中华文明的语言障碍问题;在音乐、美术学科中渗透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等,使学生感受、认同、接受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三、经典诵读。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大中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各大中小学校要坚持分层施教,有选择地诵读国学经典,确保诵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诵读活动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扎根学校。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可选择《笠翁对韵》《弟子规》《三字经》《孝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坚持以读为主,注重培养语感和整体感知能力;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可从《论语》《大学》《道德经》《诗经》《离骚》《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汉书》《东周列国志》等选取经典篇目,从唐诗、宋词中选取优秀诗文,引导他们在诵读基础上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边读边思考,规范自己言行。要寓教于乐,不断丰富诵读方式,运用读、讲、赛、吟等方式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增强诵读效果。同时,鼓励师生共诵、家长与子女共读,使诵读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全民阅读”质量。
四、活动引领。开展各项活动,是加强大中小学德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持久开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活动,引领广大大中小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教育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课余生活。保护传承德江花灯戏、高台戏,推进“戏曲进校园”。
(一)社团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团。例如组织成立诗词、书法、戏曲等方面的兴趣活动小组或社团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社团活动之中,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依托中国传统节日,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读书系列活动、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民俗活动进校园、传统文化展演、书画比赛等活动。让大中小学生体验中国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
3.社会实践活动。各大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名人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等校外活动场所,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体验,引导学生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养大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主题教育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扎实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厚德铸铜·仁义致远”“大美德江”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倡导有“容人之量,助人之德,成人之美”,培养大中小学生仁爱之心。
五、文化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学校核心文化和发展优势,主动架构升华校训,围绕校训,确立符合学校实际、充分得到学校师生认可的校风、教风、学风,传承经典铸造品牌。要通过宣传栏、手抄报、文化墙、微信平台等媒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学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系列成果,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六、环境浸润。各大中小学校要通过学科课程渗透、学校宣传栏、黑板报、校报校刊、校园网站和道德讲堂等多种形式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充分发挥网上家长学校和大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爱国守法、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良好家风,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创设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经时间的历练,逐步打造具有乌江文化属性的德江特色文化。